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总结 篇1
《识字4》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转盘图和生字。转盘图显示了基本字“也”和不同的偏旁所组成的字――“驰”、“池”、“他”、“地”;转盘下面是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字谜歌和4幅图。字谜歌就像一首诗,每一句不仅捉住了谜底“也”,又分别引出了新字――“驰”、“池”、“他”、“地”。四幅插图直观再现了字谜的各句意思。图文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字谜,还帮助学生理解了第一部分中的词语。转盘图,字谜歌,插图互相联系,让识字变得趣味无穷。
根据上述特点,在教学时,我把转盘图搬到黑板上,随着我手指“也”的转动,孩子们大声高呼“转、转、转,停!”当指针一指到所对应的偏旁部首时,孩子们马上读出他们组合的生字,兴趣非常深厚,而且还乐此不疲,几个生字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已全部掌握,难怪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次简单好玩的游戏能让孩子们如此投入,这是课前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们在学前班的课题实验,大量的识字对于学习一年级的教材一点也不难。
在学习字谜歌时,我首先让他们猜字,可能是前面的识字做得好,孩子们对几个字的理解非常透彻,所以当我的谜面一说出来,他们马上就能猜出是“也”字。接下是指导孩子们把这首字谜歌(其实是一首诗)读好,既不要读成顺口溜,也不要顿读或者拖腔唱读。要读出韵味,读出谜面猜谜底的情趣,在诵读中培养感悟。经过师生接读,指名朗读,小组赛读等孩子们能马上背出这首字谜歌。
最后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学写生字,本课生字量较大,共10个,其中“驰”、“塘”、“养”、“奔”等字都比较难写,在教学时我尽量把每个字编成小故事或者小儿歌的方式,同时还启发孩子们自己思考去识记。比如“养”字有的孩子就是这样记的,有一头羊它很奇怪,长了两条尾巴,它的主人就找了两根棍子把两条尾巴分开了。呵呵,无论孩子们怎么编,我都给予鼓励和大力的赞赏,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深厚。再加上当堂完成书写,因此,从听写掌握情况看孩子们还是掌握挺好的。
虽然两节课连着上完,但感觉很轻松愉悦,从孩子们的脸上也能感知他们是快乐的。看来,要想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并且还要找到调动孩子兴趣的激发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板书课题: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
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记字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抢得快”?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春回大地》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11个生字。认识“角字旁”。区分“蜂和峰”与“蜜和密”
2、 能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醒”“蜜”“蜂”写端正、美观。
4、 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识字以及了解生字在词语或者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记住字形,正确书写。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
1、导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2、出示课件,欣赏春天的画面:万木吐绿,河水解冻,小鸭戏水,柳树发芽,百花开放。
3、多美的画面呀!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天,我们早就盼望着“春回大地”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采取分散重难点,分层识字。
(一)初读感悟字形。
学生借助音节、同桌互读等方式,读准字音,初步认识字形。
(二)在观察、比较、联系中建构新知。
1、读一读熟字。
东、 星、 牙、 地、 虾、 鸡
2、读一读带音节的新字。
冻、 醒、 芽、 坪、 蜜、 鸭
3、观察,熟字和新字谁和谁能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东——冻 星——醒 牙——芽 地——坪 虾——蜜 鸡——鸭
4、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后发现新旧两个字之间的联系。(学生说发现)
教师提升:我们是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的,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5、给生字组词语,初步了解字义。
相机指导生字:蜜蜂的书写。(观察、比较、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三)学文中巩固生字,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1)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a. “解冻”什么意思?谁解冻?读词(河水解冻)。
b.你知道“苏醒”什么意思吗?在春天,都谁苏醒了?(学生自由说)这么多的事物在春天都苏醒了,所以说是万物苏醒,读。睡了一冬,终于醒了,多舒服呀,再读读。
c.春天,都哪些植物发芽,你观察到了吗?(学生说)——杨柳吐绿
万物苏醒: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春天来了,什么苏醒了?)
杨柳吐绿:换词的方法。(杨柳发芽)
百花争艳:联系第2课学过的描写春天里的画的语句。
(2)感情朗读,背诵这5句话。
a.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春天那美丽的画面。
b、指名读,认真听,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c、导读:播放开头的画面,配乐,用你的朗读把这么美的画面表达出来。(练读——指读——齐读)。
(3)、拓展: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有融化的河水,有戏水的鸭子,还有发芽的柳树,还有?(生说)
四、在争星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
可以设计找朋友游戏、以挑战赛形式闯关游戏。
1、请你说说是怎样记下面的生字。“一颗星”
2、找出一组形近字,再组词。“两颗星”
3、请你说一个或一句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三颗星”
五、书写生字
1、出示:醒、鸭。静静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
醒:别丢了左边“西”里的一小横。【甲骨文、金文的“酉”字,像一个酒坛子的形状,它的本义当指酒坛或酒壶。此字后来借用为干支名,为地支中的第十位。在汉字中凡从“酉”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酣、醉、酿、酌、配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供稿))】
鸭:书写时注意穿插避让,鸟的横是关键。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5、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对比观察:欣赏评议。
小学二年级语文《春回大地》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感受春天的美妙,并从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解冻、苏醒、发芽、草坪、杨柳吐绿、百花争艳”。
2.再次学习加偏旁,换部分的记字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己识字、记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再次学习加偏旁换部分的记字方法,自己记忆“冻”、“醒”“芽”“坪”“蜂”“鸭”等字。
教学难点:“醒”“蜂”字形记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仔细观察了吗,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草发芽了、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随即处是:万物苏醒
随之说: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这就是,春回大地。
导入:你们喜欢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吗?那就赶快翻开书3、春回大地(板书)快读一读。
二、新授
1.自己读课文
指名A生读一读,然后B、C生读
出示词语: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河水解冻、小鸭戏水、杨柳吐绿、百花争艳 (指名读一读)请你们把这些好听的词一起读一读,然后把这些词放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出示:书中前六组
请你们观察上面的6组记字的方法,看看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字的?
东 ——冻(解冻)
星 ——醒(苏醒)
牙 ——芽(发芽)
用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字
地 ——坪(草坪)
虾 ——蜂 (蜜蜂)
鸡 ——鸭 (小鸭)
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记字
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你用你发现的方法记一记这些字。
3.汇报。说一说怎么记住的这个字?然后随字进行指导。
看“冻”为什么加两点水?(如果学生说不出,让学生说一说上学期学过的“汉字真有趣……两点冷冰冰)反问:冻上冰了,你说冷不冷?
什么叫解冻?(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归纳:就是冻着的东西化开了就叫解冻。)
“醒”左边的字念“yǒu”我们可以叫它酉字旁,酉时,这个时辰,代表某一时间,在这个时间该醒了,所以“醒”用酉做偏旁。
酉,让学生多说一说这个字是怎么记得?“酉”与“西”进行比较
“芽”方法同上
“地”——“坪”这两个字为什么都用“土字旁”?
还有其它记住“坪”的方法吗?
估计:1.加偏旁的方法 平——坪
2.换偏旁的方法 苹——坪
对策:很好,记字的方法有很多,你觉得哪种方法好记住这些字就可以用哪种方法。
“虾”——“蜂”多让学生体会虫字旁的意思,反问:我们还学过哪些虫字旁的字?说一说
夆,笔顺多让学生说一说。
三、指导书写
板书重点指导“蜂”“醒”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要把两部分写窄一些。
板书指导——认真观察,然后仿写——认真写一写
其它的字,自己观察,自己写一写
四、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写好“及、阵、净、耍”。
3、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鸟头饰。
3、每位学生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第22课《云房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鸟,也来造一造云房子。
2、云房子用什么来造?白云从哪里来?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创设情境,用心领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图文。学生自读。
2、指名读。指导读出美的感觉。
3、雨过天晴,天空中留着一朵朵白云,多美呀!我们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
(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谈话: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时,小鸟也来凑热闹。(教师演示电脑。
2、看到天上的白云,小鸟说——指名读(板书:小鸟建造)
3、指导学生读好: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请小朋友戴上小鸟的头饰,现在,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鸟,当你看到这么多白云,心情怎样?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好这句话。学生自读。
交流:现在,我要听听哪只小鸟最想造云房子,想造云房子的一起站起来告诉我。
4、大家都想造房子,那么云房子造什么式样?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参考一下别的小鸟造的云房子,然后把你喜欢的云房子画出来。
5、学生朗读、画画,教师巡回观察,将学生所画的云房子按课文描绘的五种形态各挑选一份。
6、现在,把你造的云房子向同组的小朋友介绍一下。(我造的是——的云房子,你看它——)
7、学生上台介绍。
8、小鸟们造的云房子可真漂亮。(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图文)教师边演示多媒体,边范读描写云房子的课文。
9、指导朗读:这么美的云房子,你们喜欢吗?谁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段课文读好,先自己试试,可以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指名读。
10、谁能不看课文把小鸟们造的云房子介绍给大家。
11、除了课文中描写的云房子,你还想造什么样的云房子?发挥你的想象,把你想造的继续画出来。
12、大家造的云房子真多,真漂亮,你们想互相参观一下吗?那就飞出你的云房子,到你好朋友家去做客,去参观、去玩耍。
13、你能把你参观到的放在这样的句式中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多媒体出示: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三)、学习第三、四节
1、云房子造得这么多,这么美,大家互相做客、互相玩耍,开心吗?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的三、四小节。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小鸟们玩得可真开心,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请大家仔细观察电脑屏幕。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风吹走了没有了)
2、你觉得奇怪吗?那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好第5小节?
3、自读,指名读。
4、点击电脑屏幕,出示最后一段图文。师引读:天空像只剩下
5、小鸟们没有了云房子,但是看到笑眯眯的太阳和水汪汪的蓝天,又会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6、天空变得那样洁净、艳丽,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洁净之美读出来,好吗?
(五)、总结全文
大自然真是神奇、美丽,有云时,天空中白云朵朵,千姿百态,无云时,天空又是那么洁净,我们一起来朗读全文,再次来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三、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4个生字。多媒体出示4个在田字格中的生字。
2、谁来读读这四个字。净:后鼻音,阵:前鼻音。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快速记住它们的方法。
4、指导字形结构、位置大小及正确笔顺。(电脑提示关键笔顺,并出示书写过程)
提醒学生注意:
(1)这四个字的笔顺我们书上已经写出来了,请大家跟着书本自己书空一遍。
(2)我们在写这四个字时你觉得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及”字的第二笔横折折撇是一笔连写,不要分开。
“阵”左窄右宽,右边是“车”,不要写成“陈”
“净”:“争”的第四笔一横要出头。
“耍”: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而”要写得扁平些,注意不要写成“要”
5、学生练写(先仿后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笔顺及写字姿势。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云房子》一课,课文写得生动,大家也学得认真,都觉得很有趣味。的确,天上的白云千变万化,形状多种多样,给人美的感觉和无穷的想象。放学后,大家把课文多读几遍,多加感受。这样,有利于下一节课进行背诵。
2、电脑出示练习题:请你在傍晚时,去观察一下天上的白云或彩霞,看看它们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然后,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说一段话,有兴趣的同学写下来。
板书:
小鸟造多种多样
云房子
风吹来没有了
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
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范围很广,需要训练的内容也很多,本册教材是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课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课外书报的兴趣习惯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进行培养。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卡片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是呀,这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把语文这门课学得更好。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学好语文,小朋友,你们想要吗?
二。指导看图1.2
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
小结: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模仿评价
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
2、小结: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
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巡视纠正。
四。集体训练
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
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总结: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画面
1、指导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全班集体背诵。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4)一位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5)课后相互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1.2
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
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
1、在背诵以前就要把课文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课文中所写的景象,按照顺序来背诵。
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图3: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背诵时怎样?
2、看图4: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样?妈妈怎样?
3、看图5: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
4、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5、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
五。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设计:
一。观察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开心呀!
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
出示几条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饭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
4、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课外书的。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爱读课外书的习惯。
5、看图2
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观察图3: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
7、小结: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那么认真。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朋友在图书馆。阅览室挑选。借阅图书和看报纸。
他们有的在精心地挑选自己喜爱读书,有的在老师那儿进行登记,有的在认真地阅读,他们都非常的安静。有的小朋友读到有趣的内容就轻声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与同学分享。
三。小结
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
教后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4生字,学会8个生字,认识部首“户”。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
3、培养热爱祖国,喜爱大熊猫的情感,积累语言,丰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墨镜、玩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用你喜欢的方法和生字交上朋友。(开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同学们刚才读的非常认真,通过朗读你们觉的大熊猫克可爱吗?我们知道大熊猫就要出国了,他很想把自己介绍给外国的朋友。如果你是这只大熊猫,你要怎样介绍自己呢?(你可以找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一个学生读不好,教师可以追问:你怎样介绍,才能让外国朋友感觉你更可爱,更喜欢你呢?谁在来试一试,再找同学读一读)你真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你们发现没有,盼盼很会用词呢?用了许多重叠词。(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2、出示“毛茸茸”,毛茸茸是什么感觉你们知道吗?(师出示实物,让学生摸一摸,感觉感觉)小熊说了,你不能光摸我,你要告诉我这个字念什么?谁愿意拼读?认识茸:怎样记这个字呢?你能为他找个伙伴吗?组个词?(当学生组到鹿茸时,要拓展到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披)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引导学生说abb式的词)
3、出示“油黑油黑”为什么不用很黑很黑呢?因为油黑油黑不但说颜色黑,而且还有光泽。油在这个词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拼读一遍即可。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字做一个猜词游戏。你能不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呢?(引导学生说abab式的词)
4、让学生看看熊猫的四肢是不是油黑油黑的。认识肢:知道是形生字,月字旁和身体部位有关,读几遍即可。
5 、认识肩:老师拍肩膀让学生猜。同学们也拍拍你们的肩膀、耸耸肩。
6 、出示熊猫戴墨镜的玩具,同学们酷不酷。带了一副大墨镜。让学生认识墨镜,老师戴的是不是墨镜,近视镜,一定要保护好眼睛,否则就不能戴墨镜了。读两遍。摸都是黑色的。同学们平时除了戴墨镜,还戴什么?你们戴了这么多好看的东西,就是这个字。引导学生组词。副:读两遍,一般都是两个。
7 、如果学生说熊猫很可爱,教师要说,程度不够,书上是怎么说的?熊猫长的真是可爱极了,认识极,组词。高兴极了。
(三)学习第三自认段
1、除了介绍长相,还介绍什么呀?(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骄傲,神气,自豪的语气)
2 、出示熊猫爬树的图片,吃竹子的图片(认识饱字,怎么记得,组词)
3 、出示笋的图片,认识笋,平舌音,引导学生多读两遍。
4 、出示熊猫睡觉的图片。干什么呢?睡的怎么样?好象在做梦,你想他会梦到什么呢?连作梦都梦到出国了,心了一定很兴奋,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5、出示大熊猫的护照,认识护字,知道是形声字,组个词即可。简单介绍一下护照字里出示川字,组词。
6、认识肃、陕,读一读,出示地图,谁能在地图上找到大熊猫的的故乡。
7、为什么是国宝。简单说一说,我们要保护大熊猫。
(四)大熊猫确实很可爱,不但我们喜欢他们,相信外国朋友也会喜欢他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在集中认一下字,有时间,就生字回文。
四、总结
板书设计:大熊猫出国
姓名、国籍、级别
图 样子
爱好
盼 茸 极 尾 肩 油 饱 护 川
小学二年级语文《春回大地》优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冻、醒、解、苏、鸭”5个生字,认识“角字旁”和“酉字旁”。(A B C)
2、学会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3、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式(如图片、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感悟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4、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5、能够结合课文和联系生活写一写美丽的春天。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冻、醒、解、苏、鸭”,拓展识字带有酉字旁的字和角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朗读,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 导入(2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春天什么样?这么多变化告诉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春天来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春回大地
师板书 生齐读课题
二、在语境中学习生字,感悟句子之间的关系(18分钟)
1、课文中是怎样写春天的?赶快打开书读一读书中的这段话,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标出有几句话。(先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懂这是描写春天的。然后再找到生字,进行学习。最后学习其他的生字。)
3、分句进行指导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
A师:在这句话中还藏着生字朋友呢!(醒字变红)
B指读生字卡片,师板书
C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板书 星 醒
认识酉字旁,“酉”字在古代指的是酒坛子,所以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有关,醒字在古代时,指的是喝醉酒后醒过来,现在就指的是睡醒。
师:你能说出一个带有酉字旁的字吗?(课件出示:喝酒酝酿
自酌自饮 酗酒 报酬)
D指名用“醒”组词
从组词中引出生字“苏”,让学生读后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E理解句子
春回大地,什么苏醒了?
春回大地,万物怎么样了?
指导朗读
(2)师:到底都谁苏醒了,指名回答。(动物、植物……)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引出第二句话:河水解冻,小鸭戏水。
A师:在这句话中也藏着生字呢!
出示“冻”,指名读——师生板书
B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教师随即板书 东 冻
C师:带有“两点水”的字都和什么有关,举出几个带有两点水的字。
D用“冻”组词,引出生字“解”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解”字的,师介绍“解”的古义是用刀把牛角分开。
认识“角字旁”,举出带有“角字旁”的字。
E 出示“鸭”,指名读,师板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带有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出示鸟字旁的儿歌:
鸟字旁,鸟儿多,乌鸦与喜鹊,白鸽与仙鹤,黄莺与杜鹃,还有鸡鸭鹅。
F指导朗读
(3)不仅小动物们苏醒了,植物也从休眠状态中醒来了。
出示:杨柳吐绿,小鸭戏水。
A 杨柳吐绿,你能换个词吗?
B百花争艳,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关于百花争艳的句子:
春天的花儿各色各样:红的像火焰,黄的像金子,蓝的像海水,白的像雪花。
C指导朗读
(4)春天不仅是书中写的这些,你还能用什么/怎么样的四字词语来说说春天吗?
例如 天气变暖 春风拂面 (提示:桃花 青蛙 蜜蜂 小草 柳树等)
(5)师: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你觉得春天怎么样?
指导朗读: 春天真美!我们爱春天。
(6)这么美的春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引导学生按照结构来合作读第一段。
(7)小结识字方法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春天,读描写春天的一段话,认识了本课的生字
星——醒 鸡——鸭
东——冻
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
二、 快乐阅读(10分钟)
1、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1)春雨走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春风姑姑都能够干什么?
(3)小草都笑什么呢?
(4)春姑娘的大柳篮里装着什么?
(5)谁听到了小燕子的呼喊?
2、 汇报
三、 拓展写话(10分钟)
你眼中的春天什么样?自己写一写。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重难点、关键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区分‘描、瞄、喵、猫、锚”这5个形声宇的异同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学会1个;偏旁。
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具准备
会转动的字盘和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齐读两遍。
2、“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呢,我们快去看看。
二、学习形声字
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
(芎、韦、口、目、宁)。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孑、韦、口、宁、目”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读准字音。
(4)能为它组组词吗?
4、学习“描”。
(1)“描”为什么用提手旁?
(2)谁能给“描”扩扩词?
(3)齐读生字两遍。
5、学习“瞄”。
(1)读一读字音。
(2)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读一读“瞄准”。这里“准”是翘舌音。
6、学习“喵”。
(1)“喵”谁会读?这种声音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2)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7、学习“猫”。
(1)“猫”的偏旁是什么?这与什么有关?
(2)读准字音,齐读词两遍。
8、学习“锚”。
(1)你们见过铁锚吗?(出示挂图)看,轮船停泊时,用来稳定轮船的,一端上
有两个带钩的爪儿。想想看,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金字旁呢?
(2)读一读词语,指读,齐读。
三、巩固练习
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
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
3、总结。
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
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
容易”。
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说话练习
1、你能用书上这6个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2、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
2、指导。
“苗”:“仆”的横要比“田”略宽,字形才能美观。
‘猫、描”:左窄右宽,右旁“仆”的“一”要收,不能超过“田”,这样整个字看起来
才能美观。
“铁”:最后两笔竖撇和撩要分开,整个宇才得舒展。
“准”:第四笔要写在竖中线上。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
二、学习儿歌
L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师生纠正。
(相机出示)瓜”,读翘舌音。“两”:是边音。
“停”: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两、偏、淆”,都有三拼音节。
4、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赛背。齐背。
三、学习生字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
官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
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一’要写得最宽。
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
6、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篇10
教材解析
《夕阳真美》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是一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情的好教材。基于上述因素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了如下细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5个生字(其中10个要求会写)1个偏旁和理解课文内容。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意境,进而感受夕阳的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感受夕阳之美,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真正达到学生与文本,与编者的交流,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教法、学法运用
教法:一堂成功优秀的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采用以自主学习法为主线,结合情境法、探究法、赏读法……使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扎扎实实积累语言,快快乐乐悟真理。
学法:学生以“质疑——解疑——伸移”为主线,结合学习迁移法,使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乐学,会学。
教学过程整理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关注学生体验
师板书(夕阳)让学生认读后说说你见过的夕阳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点出夕阳景色十分迷人,绝美无伦,随后再板书(真美)。
(课伊始,通过师生交谈,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已有知识的相关体验。在此基础上开始设计学生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会易学、会学。)
二、课题质疑,制定目标,培养探究能力
读好课题后,请学生谈谈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随即板书有关问题。
(在这环节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对于能紧扣题目提问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表扬,以作为石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之一,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探究的意识、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度:小朋友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既而让学生打开书本,在书中寻找答案。为了使大家能正确地找到答案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读课文,读准文中的每个字音,读完后请坐好。
a自读课文b(多媒体出示15夕阳图),指名学生领读夕阳图背后带有拼音的字宝宝。c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字宝宝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读一读,学生兴味盎然,顺利地扫除了认读生字枯燥乏味这一难点。)
2、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中的每一句话。
a自读课文b挑一段自己喜欢的读给其他小评委听。
(注重学生读、听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益。)
3、说说通过刚才的朗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这一环节意在对课文作一个整体回归,进一步激发情趣后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学,不懂就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细读课文,积累巩固,培养创新能力
过渡:看小朋友多了不起,刚才有些问题自己提出来,又自己解决了,那剩下的问题大家一定能来一起解决。
(一)出示第一小节傍晚,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齐读,你读懂了些什么,引导说出时间,人物,事情。
(二)过渡,他们初见的日落,是什么样的呢?请读第二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了解些什么?引导说出时间:西斜。
景色:天空……十分壮丽。
理解:连绵起伏,教师随机做手势,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山的连绵起伏,引导学生读好连绵起伏,读出意境,。此时,老师引读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
师:西山被夕阳披上了的美丽的衣服,谁来为西山穿这件衣服,引导学生画好收起刺眼的光芒的夕阳和黄红相间的彩衣,读好相关语句,从而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景美、人美,继而多媒体出示西斜太阳的美景,冲击思维,让学生评评夕阳的景色。师随即点拨这就是“壮丽”。(三)学法迁移,学习第3小节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入情入境,让老师也看到了夕阳西斜的美景,那谁能告诉大家你读好的小秘密。
学法:1、边读边想。
2、读好关键字,再读句。
(出示第三小节)学生自度自悟。
讨论交流:我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好夕阳的可爱,如:脸涨红了。
夕阳的五彩,如:染成了黄色、红色……
(四)共同赏读,自探自悟
(出示第四小节)1、学生练读。2、指名读。3、请其他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听懂的?引导读好“灿烂”、“轻轻地”、“遥远”一词。
五、画面欣赏,感情升华,培养审美情趣
播放一组夕阳的景色,说说你的感受,用词来赞一赞。看看书中是怎样来赞美夕阳的?齐读“夕阳真美啊!”
六、利用板书,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七、学写生字。重点学好“将字旁”
八、布置课后作业。画一画心中的夕阳西下美景图并用上一两句话赞一赞
附:板书
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夕阳真美下沉涨红、染成
落山走向、遥远